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地新闻

基地新闻

美国及香港知名专家将来深圳献策
2005年03月11日 点击率:

2005年3月,深港产学研论坛2005将在深港产学研基地大楼拉开帷幕。在3月19日的“环境与协调发展”论坛上,来自美国、中国香港和深圳等地的环境、能源方面的专家、学者分别以“环境与区域发展”和“环境与能源”两个专题做精彩演讲。大会除了“环境与区域发展”及“环境与能源”两个专题外,来自美国的汽车和能源领域的著名专家、洛基山学院执行总裁罗文斯博士将做“如何在能源危机中取胜”的主题演讲。届时,各位专家、学者将针对珠三角地区特别是深圳与香港地区空气质量现状、污染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与能源的关系、能源利用方式、新能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这次论坛层次较高,所讨论的问题涉及到深圳香港与珠三角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环境与健康、环境与产业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汽车工业等产业与能源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其目的是为更好地落实市委三届十一次会议精神,科学制定“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发展规划,了解国际最新动态和香港方面的研究进展,把握深圳改善环境质量、规划相关产业、协调区域发展的机遇,深港产学研基地将推动“效益深圳、和谐深圳”作为2005深港产学研论坛的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深开展系列讲座。

演讲嘉宾及演讲主题介绍

刘启汉教授(Alexis Kai-Hon LAU)大气科学家,香港科技大学海岸与大气研究中心署理主任。主要专注于环境和大气科学领域的数据分析、模型及遥感技术应用。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96年回到香港后,致力于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他的演讲将探讨导致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急速恶化的多方面因素。

Anthony J HEDLEY医学博士,英国皇家内科医学学会会员,香港大学社会医药教授。1988年起就任香港大学社会医药首席教授,曾任格拉斯哥大学公共卫生教授。他近年来主要的研究领域和兴趣在医疗信息学、戒烟和环境健康,包括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他的演讲主要介绍关于香港空气污染对公共卫生带来的影响的研究。

雷国强博士(Peter LOUIE)特许化学家,香港环保署代理高级官员,目前主要负责排放调查和室内空气项目,是香港空气及废物管理会领导之一,同时也是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教授。他的演讲主要关注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污染源,通过污染源调查的图例说明,阐述了影响区域空气质量的重点污染源。

柏尉元副教授(Bill BARRON)环境经济学家,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管理中心副教授,是亚洲环境管理期刊创刊主编。1980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能源综合规划研究,服务于美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1983-1985曾借调到利比里亚工作。曾任巴基斯坦政府能源顾问,美国国际开发总署自然资源和能源顾问。1989年回到香港后,致力于环境与资源评价的经济分析,能源系统的综合规划以及香港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相关的职业发展。本次演讲他主要介绍了作为提高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成本效益分析第一步的能源平衡理论。

余元旗博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深圳国际能源与环境技术促进中心项目专家,深圳市节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

吴芷茵博士(Jeanne NG)中华电力集团环境事务总监,空气质量专家,多伦多大学毒物学学士,香港大学环境管理学博士。在环境咨询领域有超过10年的工作经验,并参与香港空气污染、温室气体二氧(杂)芑等的排放标准制定,此次发言主要是关于中电公司在控制空气污染影响方面的经验。

许志伟副教授(David Chi-Wai HUI)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助理教授,1991年在麻省理工取得博士学位,1992-1997年任三菱化工资深咨询专家。他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能源节约、蒸汽和电力系统的设计、优化,生产计划、时序设计、定点建模和废物最小化,本次论坛他主要介绍新天然气技术在珠三角地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麦高登副教授(Gordon MCKAY)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副教授,1970和1992年从布拉德福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和理学博士。主要致力于用于环境、消耗最小化和能源恢复等方面的过程和产品的设计、最优化的研究。研究兴趣:产品和过程设计及废物最小化、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化;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从废物中提取能源,包括从废轮胎、竹子及其他生物材料中提取活性炭,从虾、蟹壳中提取壳聚糖;专用于环境的吸附剂的制作,包括金属离子处理、脱色及有机物去除;吸附系统的质量传递模型。

冯志雄副教授(Jimmy Chi-Hung FUNG)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副教授,1990年从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直到1992年在剑桥大学做研究助理。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流体动力学、湍流、和环境。近期他获得了香港创新技术署在粤港技术合作协议下的委任,他将阐述可再生能源辨别和应用在香港和广东所面临的挑战。

上一篇:国际汽车、能源知名专家罗文斯博士将来深圳进行演讲、咨询
下一篇:天音通信第二期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