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地新闻

基地新闻

第二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深召开
2005年11月21日 点击率:

    服务数字中国建设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深召开

    经过充分酝酿和精心筹备,“第二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暨信息主管峰会(DCDF2005)”于11月26—27日在深圳市举行。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教育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的领导、专家、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围绕“促进区域协作与协调发展的‘数字区域’战略”的主题,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广泛应用,总结“数字中国”方方面面的实践经验,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自2000年江泽民同志发表“早日实现‘数字中国’,是我国争先抢占技术产业和经济制高点,是我们走向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战略”的讲话以来,我国“数字省/区”、“数字城市”、“数字行业”等一大批以“数字中国”为总目标的信息化工程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为加强沟通和交流,本届论坛分别以主题演讲,“‘数字中国’战略、工程与技术”大会报告,“电子政务”专题论坛,“中国信息主管峰会”,以及“数字流域”、“数字城市”、“数字产业”、“‘数字中国’人才教育与培训”分论坛等活动安排,有针对性的探讨问题、总结经验。

    深圳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特区和示范区,城市信息化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数字深圳”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为此,论坛主办方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以及深港产学研基地特别安排了“数字深圳”专题论坛,为“数字深圳”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

    为更好地服务于“数字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推动我国城市数字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还同期于11月24—27日举办“中国信息主管(CCIO)‘数字城市’建设市长高级研修班”。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教授、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童庆禧院士等领导和权威专家亲自为研修班授课。

    作为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2005‘数字中国’成果及数字化技术展览会”也同期举行,以为“数字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决策者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并促进相关领域学术、产业与资源的有机融合,推动高科技成果向民用化和产业化转化的进程。

    本届论坛系列活动在深港产学研基地举行。

    背景资料

    自2000年江泽民同志“早日实现‘数字中国’,是我国争先抢占技术产业和经济制高点,是我们走向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战略”的讲话以来,我国“数字省/区”、“数字城市”、“数字行业”等一大批以“数字中国”为总目标的信息化工程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胡锦涛总书记也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在2005年11月3日召开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潮流的重要部署,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阶段任务的重要举措。要按照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断把我国信息化提高到新水平。

“数字中国”以整个中国作为对象,进行数字区域信息技术系统的实践和重大数字化工程实施,将成为我国信息化的载体和技术创新的跨越点,对“科技兴国”宏伟目标的实现也至关重要。地理空间信息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础和平台;开发并应用空间信息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系统等)和通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帮助解决全球环境、资源、经济以及各种其它问题,是“数字中国”建设的目标。

为了适应中国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北京大学于2004年2月17日成立了跨院系科研、教学机构数字中国研究院(Digital 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king University, DCRI/PKU)。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将在国家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的指导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北京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所具有的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发挥文、理、工、管多学科联合的优势,面向“数字中国”发展与工程实施的需要,开展“数字中国”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与服务等工作,推动地球科学与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融合,促进相关学科、技术、产业的发展和资源整合共享。按照研究院理事会关于将数字中国研究院建成“‘数字中国’战略研究基地、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以及成果转化平台和跨学科跨领域学术交流平台”的目标,研究院于2004年12月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和“中国信息主管(CCIO)培养计划”即“精鹰(SuperEagle)计划”首期高级研修班。同时,研究院还决定自2005年开始,成立专门工作组,在研究院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的指导、支持与参与下,编写年度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

深圳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特区和示范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信息化、数字化是深圳发展的新的引擎,市委、市政府一直予以高度的重视。早在1993年,深圳市就参与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开始了深圳的信息化建设。1999年,出台了《深圳市经济特区信息化建设条例》,提出信息化建设应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2年深圳市制定了《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规划(2001-2005)》,提出了深圳“十五”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成为用信息化加快现代化的带头示范城市、国家信息化创新试验城市和“信息化深圳”。2003年,深圳市信息化建设首份白皮书诞生,勾勒了2005年以及2010年的远景目标。2004年,深圳电子政务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以“深圳政府在线”为门户的政府网站群,可向社会提供500多项业务的办事指南和60多项业务的网上申报,深圳海关、公安等部门也建成了各自的数字系统。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深圳的城市信息化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数字鹏城”雏形已现。

北京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早已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在深港产学研基地、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重大合作计划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在市政府和北京大学的领导和支持下,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决定与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深港产学研基地合作,在深圳市组织召开“第二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暨信息主管峰会(DCDF2005)”,并同时举办精鹰计划“中国信息主管(CCIO)‘数字城市’建设市长高级研修班”和“2005‘数字中国’成果及数字化技术展览会”。会前还召开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和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促进区域协作与协调发展的‘数字区域’战略”,主要目的包括:

通过定期的高水平学术交流,搭建“数字中国”相关的政府部门、学术与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自由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促进我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健康发展,也为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的研发、人才培养等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社会需求;

结合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围绕“数字中国”、“数字深圳”建设与发展战略,探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及“数字区域”建设在促进区域内和区域间协作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方式、战略、成本-效益、配套政策、政-产-学-研机制、投资模式等,并展示全国各地、各部门、各相关单位在国民经济信息化、数字化方面特别是“数字中国”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各相关研发单位、产业机构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与产品研发方面的最新进展,加强用户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数字中国”建设特别是深圳市及泛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数字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深入研究论坛与会人员的各类报告、重点讨论主题、焦点问题以及展览会所展示的各类成果,并在前期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和提炼,形成本年度“‘数字中国’发展报告”,为政府部门决策和社会各界开展“数字中国”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进一步推动北京大学、深圳市人民政府、各参会人员所在单位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在“数字深圳”有关方面的实质性合作,提高双方对“数字中国”建设工程的贡献率;等。

    

上一篇:篮球俱乐部重新开展活动,参加高新区篮球赛
下一篇:深港产学研基地理事会胜利召开 刘应力常务副市长寄语基地三个转变